首页

夫妻主给女主舔屁眼

时间:2025-05-26 02:13:45 作者: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19部门首次联合发文明确目标 浏览量:49300

  中新社贵阳5月4日电 (周燕玲)在花桥看老人织布、在鼓楼听侗族大歌、身穿民族服饰学习扎染……这个“五一”假期,大湾区“00后”女孩吴欣瑜在贵州榕江看完“村超”后,就前往大利侗寨沉浸式度假,感受中国传统古村落之美。

5月3日,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大利侗寨。(吴欣瑜供图)

  位于榕江县栽麻镇的大利侗寨,始建于明末清初,利洞溪穿村而过,侗族传统民居、花桥、鼓楼、粮仓沿河分布,葱葱郁郁的山林环抱整个寨子。2012年,大利侗寨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住在半山腰上的民宿里,吴欣瑜每天被公鸡打鸣声唤醒,清晨拉开窗帘,微光中的大利侗寨炊烟袅袅,鳞次栉比的青瓦木楼尽收眼底。白天,吴欣瑜拿着相机穿梭在村寨里,与花桥下织布刺绣的老人们聊天,晚上和村民们围坐在鼓楼的篝火边学习唱侗歌。

  古建筑、古村落、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的老人、田里劳作或溪边浣洗的侗家人、嬉戏的孩童和慵懒的小狗……生活气息浓郁的村寨,被吴欣瑜用相机定格下来并分享在社交平台上。

  “这里没有充斥着商业化元素的旅游热点,也没有刻意为迎合大众打造的人为景观,只有侗家人朴素的日常生活图景。”在吴欣瑜看来,大利侗寨具有难以言喻的魅力,正是这种远离喧嚣、贴近自然的生活,让自己获得一场非常特别的旅游体验。

  近年来,“90后”“00后”成为中国主要旅游群体,从去大城市、热门景点“打卡”,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寻求返璞归真的生活,走进拥有历史、传统建筑、特色体验的传统村落,体验当地民俗文化。

  距离大利侗寨60多公里外的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因户户有耕牛而被誉为“牛耕部落”,这个拥有一千多户人家的古老侗寨,“五一”假期也迎来不少年轻游客前来“打卡”。

5月2日,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梯田和民宿一隅。粟新华 摄

  正在读大学的李馨是一位“有机生活”爱好者,从中国社交平台上看到洋洞村层层叠叠的梯田和“千牛同耕”的景象后,假期选择来到洋洞村,“假期就想找一个风景美、性价比高且贴近自然的小众旅游目的地。”

  走进洋洞村,李馨就被雨后的梯田所吸引,放眼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田云雾缭绕,远山、梯田、民居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晚上,李馨住在梯田上的民宿听虫鸣鸟叫,白天呼吸着山间清新空气逛村寨,或踩着田埂上的嫩草看村民犁田,尽情享受假期美好时光。

  “洋洞村清新脱俗,原生态的淳朴随处可见,如同世外桃源。”在洋洞村亲手体验过农耕乐趣的李馨说,在这里,真正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牛耕部落”田园民宿负责人粟新华告诉记者,5月1日至3日,民宿的18间房全部满客,游客既可以沉浸式逛村寨,也可以体验抓鱼、喂牛、酿米酒、打糍粑等特色活动,在休闲度假中感受古村落的别样乐趣。(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新疆新源!

回望中国科学发展的历程,有无数值得我们纪念和体味的瞬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新闻办公室共同策划推出纪录片《科学的七个瞬间》(7集*5分钟),聚焦七个领域重大、典型的科技突破,透过这些“瞬间”及其故事,见微知著表达科学的理念价值和精神品质,向所有中国科学家和科研人员致以敬意。

香港非华裔学生到特区政府部门实习 拓宽视野启发职业路向

为了营造浓厚的网球氛围,MT400上海站在宝山鹏迈网球中心设置了观赛区域,参赛选手们可以在等待出场或比赛间隙观看ATP上海大师赛。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天天有网球”系列活动在长三角地区的首个落地场馆和示范基地,鹏迈网球中心还在ATP上海大师赛期间每天晚间组织“天天有网球”上海千站纪念系列赛,获胜选手第二天就能拿着门票,坐在包厢里现场观战。

近百封晚清名人函札亮相南京瞻园

作为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宝鸡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时期,这里被誉为周礼之乡、中国青铜器之乡。自汉代开始,宝鸡的青铜器出土历代不绝。这些青铜器不仅造型奇特、纹饰精美,而且铭文丰富,类型多样,涉及祭祀、征伐、婚聘、朝觐、礼乐、盟誓、贡赋、贸易等方方面面,成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近距离听诉求 高效率解难题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新疆叶尔羌河喀群引水枢纽 助力两岸耕地秋播

民建联是香港最大政治团体,有7名成员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9名成员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为做好人大和政协工作,服务香港市民,民建联于2023年2月12日成立了办事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